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種田外傳

第171章 米糕(上)

重生七零種田外傳 錢如命 2456 2025-09-08 15:29

  柳玉把碗洗乾淨,又幹布擦好,便跑到雲陽山上,硬拉著王昌平回了自己家吃晚飯。

  她知道對方平時不好吃不好喝,像老鼠攢過冬的糧食一樣,把食物藏著,非得等自己去了,才把一鼓作氣地掏出來填進她的嘴裡。

  她不想霸佔他有限的糧食,隻好把人拖到自家屋裡。

  她可是自帶空間的大佬,絕對不缺糧食!

  聶小翠看見閨女回來,當即從屋子裡抱出一個小石磨,對著女兒詢問起來:「你瞧行不行?不合適我再幫你去換?」

  石磨放在桌上,柳玉湊過來看,都說母女連心,聶小翠真的很懂她的心思。

  石磨個頭不大,隻有四五斤的樣子,灰色岩石的,還有個木頭小手柄,柳玉一見就覺得很合適用來推米漿。

  她扭臉看她媽:「合適合適,媽,你真是辛苦了!

  我給你們去沖蜂蜜水去」

  聶小翠剛開始是很開心的,因為她能幫到女兒,然後聽到蜂蜜水就不開心了:「那蜂蜜多稀罕啊,給我喝那不太浪費了!

  獨給你對象泡吧」

  節儉了大半輩子,聶小翠很有一點小心眼,尤其是在苛刻自己這方面上,可以說是無師自通的快樂著。

  而柳玉才不管她的推辭,進屋找來兩隻乾淨的搪瓷杯子,用調羹從玻璃瓶裡挖了老大一勺蜂蜜分進兩個杯子裡,拿開水沖開,遞給聶小翠與王昌平。

  蜂蜜在開水中逐漸化開,飄出甜香的味道,王昌平捧著杯子,蜂蜜水的熱度,從手上一直傳到心中。

  聶小翠則是捧著一杯熱騰騰的蜂蜜水,捨不得喝,對她來講蜂蜜太過貴重。

  家裡兩個小孩都沒怎麼喝,自己泡糖水也是一樣的。

  而柳玉現在無暇顧及兩個人的想法,有了工具,那就該去準備米糕的原料。

  米糕大約等於米加水,說不簡單不簡單,說複雜不複雜。

  這新鮮的大米要加工成米糕,還得在水裡泡上一天一夜,才能當做原料。

  柳玉在家裡找了個聶小翠腌酸菜的大木盆出來,拖出來洗刷乾淨,然後從空間裡放了接近二十斤的大米進去,最後再放滿清水泡著。

  這部工序足足要泡上半天,或者說更長時間,反正大米泡的時間越久,澱粉和糖分越容易堆積。

  這樣蒸出來的米糕才夠甜夠松。

  聶小翠看白花花的大米泡在盆裡,端著杯子湊過來,很不解的問:「閨女,你餓了?想吃大米飯啊?」

  柳玉搖搖頭:「媽,我這是做米糕呢」

 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月,大米用來當糖吃,聶小翠壓根就沒聽過米糕之類的玩意,她囁著牙花:「閨女,不是你媽我摳,好幾十斤大米呢,用來蒸乾飯也夠吃好些天的!

  這要蒸成糕,是不是太可惜了?」

  柳玉給木盆上面蓋了一塊白紗布,用以遮住灰塵,她把紗布蓋嚴,對聶小翠道:「沒事,咱們家大米白面夠吃的。

  這米糕我做出來了,是要跟人換東西去的」

  好些日子沒有去黑市,還有收破爛老頭家裡了,空手套白狼的手段,柳玉沒那個本事施展出來。

  這麼一說,聶小翠就不再追問了。

  王昌平在一旁默默的看著,嘴上不說話,眼神卻很欣賞。

  原來,柳玉還有這個本事,米糕這種東西,他以前也還蠻喜歡的。

  晚上的晚飯自然是柳玉親自下廚,煮了一大鍋的麵疙瘩湯,再每人炸兩個荷包蛋,配著聶小翠激好的酸豆角。

  簡簡單單的吃過晚飯。

  柳玉便重新去折騰她的米糕了。

  王昌平捧著碗,扒乾淨了碗裡最後一口麵疙瘩,兩條腿緊跟上柳玉。

  柳玉看見他跟過來,便停住步伐站在台階上問他:「你跟著我幹嘛?」

  一個站在台階上,一個站在台階下,王昌平因此矮下去一截,他仰著臉看向柳玉,語言誠懇:「做米糕需要人手,我來幫你」

  他知道這做米糕絕對不是一件省心的事,是很需要力氣的,王昌平是男人,天生就比柳玉強壯,多幹一些也是應當的。

  柳玉想了想便點頭同意,做米糕確實需要力氣,王昌平他願意,自然是樂意讓他幫忙的。

  兩個人進到竈房,白天的那一盆米粒,已經吸飽水份,長大了好幾倍,白花花的泡在水裡。

  柳玉把小石磨安置在一張桌子上,打了些井水沖洗乾淨,又找個盆兒支在石磨底下,自己抓著個瓢對王昌平一揮:「接下來你推磨,我添米!

  咱們要把這一盆米全部磨成米漿」

  石磨雖然小,可要把木盆裡的米全部轉化成米漿,著實是個費力氣的活。

  憑著柳玉自己的體力,估計得到半夜才能把米漿全部上鍋蒸。

  而王昌平的體力遠遠在她之上,是遠近聞名的生產隊冠軍,讓他來幹這種熬心費力的事,總比柳玉自己苦哈哈的推磨到天亮來的恰當。

  王昌平推著石磨,柳玉一邊往石磨裡面舀米,白米漿慢慢堆盆裡,不過幾個小時便積攢了可觀的分量。

  柳玉把米漿用紗布過濾了,然後再放進蒸籠裡隔著水猛蒸。

  燒火的時候,她盯著王昌平的身影,心裡在想以後倆人共同生活在一塊你挑水來,我澆園,你織布來,你耕地,這樣的日子大概就會很舒心。

  想到此處,柳玉張了嘴:「喂,王昌平你……」

  然而她的話還沒有說完,王昌平反倒先開了口:「隔壁縣的知青,已經有回家的了……」

  他低著眉眼,盯著手下的石磨,像是隨口一說的模樣。

  柳玉聽罷,眨眨眼不講話了——她忘了,王昌平的家在城裡,不是寶河村。

  知青回城是必然,早晚有這麼一天。

  火燒的越旺,水氣也就越大,竈房裡逐漸瀰漫了一股甜香的味道。

  柳玉忍著燙,掀開蒸籠,米漿已經在水汽的作用下成形了。

  蒸籠是圓的,米高自然也被真成了圓形,白生生的鬆軟著,聞上去既有稻米的清香,又有穀物的香甜。

  柳玉快手快腳的揪下巴掌大的一塊,遞到王昌平嘴邊:「你嘗嘗,看看我的手藝怎麼樣」

  不知這米糕拿到黑市上去又能換到些什麼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