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5章 大宴賓朋(上)
王四海做壽,算是一件大事,雖說今年壽星跟兒子去了滇藏,三天兩天的可回不來,可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,該維繫的關係也得要維繫。
方月蓮又提前打了電話,日期一到,賓客們就拎著大包小裹的禮品上門做客吃飯了了。
而方月蓮難得當家作主,似是要過癮,吐吐往日的憋屈,十根手指頭全開大縫,錢花的跟流水似的,場面擺的著實不小。
四合院的閑置屋子全部收拾出來,擺上桌椅闆凳,鋪上猩紅地毯,擦亮電燈玻璃窗,貼上壽聯,擺出壽桃,處處辦的周到,面面置的豪華。
至於吃喝方面,除了在最大的國營飯店訂上二十桌席面,讓人給送到家裡來,方月蓮還擔心菜色不齊,怠慢了客人,又花錢另外請了廚工。
五六個廚子在竈上忙活,擼胳膊挽袖子一通煎炒烹炸、蒸煮燉烤,冷拼看刀工,熱菜看火候,光在旁邊剝蔥剝蒜的就有七八個,誰也有不敢有半分懈怠。
她本人今天也是做了精心打扮,秋香色的綢褲,配一件無色的雪紡衫,脖頸上掛一串圓潤的珍珠項鏈,擦脂抹粉,塗口紅,打扮的很光鮮。
來做客的女眷們大部分清一色的黑藍灰嗶嘰服,與的確良襯衫,偶爾也有個把穿花裙子的。
她們的穿戴把方月蓮襯的跟電影裡國民黨的富太太似的,方月蓮自我感覺還很好,畢竟她這些穿戴不是普通人都穿得起的,綢布料子是厚厚實實的蘇州綢,雪紡衫是舶來品,那項鏈也不差,可是王四海前頭的那個老婆,地主家的女學生留下的好東西。
她笑眯眯的站在門口迎來送往,招呼這個,進招呼那個坐。
而柳玉此時蹲在後廚,挽著袖子,正在看火竈邊上的大師傅做一道糖醋鯉魚。
方月蓮並未安排柳玉,她正在當家作主的癮頭上,也容不得別人來奪她的權,外面的賓客朋友,又全是柳玉不認識的,柳玉乾脆就呆在後廚偷師學藝。
兩斤左右的大鯉魚刮皮去鱗,花刀切開,進油鍋一炸,魚肉就開了花,油脂的香氣和豐腴肉味一塊散飄了出來。
糖醋醬汁也是很有講究,又要白糖又要醋,還要比例得當,才能熬得出滋味酸甜的汁。
至於柳玉人在後廚,又如何能知曉外面的賓客呢?她啊,有一雙眼睛在外面。
方月蓮雇來實在太多了,於是柳玉挑了個順眼的,花了二十斤白面,賄賂了在外面上菜的小夥子,將陳表姐他描述一番,港農嘛,打扮和口音自然與省城本地不同,自然是很好認。
人到了,小夥計自然會來通知她。
大廚將鯉魚炸的酥透香脆,醬汁熬的酸甜適口,這菜就算成了大半,魚肉擺了盤,再把醬汁淋上去,加一點蔥絲兒,胡蘿蔔絲,就是道火候十足的糖醋鯉魚。
小夥計往外面上菜的空擋,回來瞧了一眼柳玉,他是在飯店裡跑堂打雜的夥計,穿堂入室的次數了,眼界自然也開。
可他是真沒有見過像柳玉這樣的。
小夥子去過的地界多,王家的四合院論豪華程度,算是屈指一數,放在舊社會,柳玉也算得上是少奶奶了。
可誰家的少奶奶,家裡人來人往的,她不出去迎來送往。
就隻知道蹲在後廚看人家大廚做菜幫人家燒火,又不是舊社會了,女眷不興出去見客。
小夥計有些無奈:「您就不打算出去走走嗎?」
柳玉還在琢磨鯉魚身上的花刀是如何切出來的,並沒有看小夥計,隻頭也不擡的問道:「出去幹嘛?我讓你盯著的人來了嗎?」
小夥計搖搖頭:「這道沒有」
「那你就到外面盯著去,沒事別打擾我偷師」
柳玉哦了一聲,這下她開始回憶大師傅白糖放了多少,醋放了多少,才能熬出酸甜可口的醬汁。
小夥計無可奈何了,隻有端著菜盤子走出去。
而另一邊方月蓮招呼完宴客之後,與往日裡相熟的女眷們坐了同桌。
「快坐快坐,忙活了一天,你可真是不容易」
有人招呼方月蓮,有人給她遞碗筷,有人給她倒熱茶。
女眷們丈夫的本事,並沒有王四海的厲害,所以雖然瞧不上方月蓮的出身以及上位的經歷,對她也倒還客客氣氣的,沒有人會在明白人上瞧不起她。
方月蓮笑笑,順著女眷們的客套講了下去:「可不是嘛,我家那位跟著兒子去了滇藏,裡裡外外都要我一個人操持,可真把人累得夠嗆」
其中一位圓臉盤,眼角好幾條細紋的中年婦女笑了笑:「我聽說你家的大兒子新討了個媳婦,你幹嘛一個人忙前忙後的,讓小輩搭把手呀」
王四海的大兒子娶了媳婦,與王家有所交往的人都聽說了這件事。
可是王家一沒辦酒,二沒把新媳婦帶出來見人,這就有些蹊蹺了。
有些事越是藏著掖著,別人就越感興趣。
圓臉盤婦女沖邊上的一個燙了頭的婦人使了個眼色。
燙頭婦人立刻把話接過去:「就是,你忙不過來,把你兒媳婦叫上,兩個人總比你單打獨鬥的強。
說起來,怎麼今天就瞧見你一個人了!
你那兒媳婦呢?」
她們這幫婦人,對方月蓮是沒有多少真心的。
客套客套,奉承奉承,不在話下。
話裡夾槍帶棒,九曲連環的本事也很有一套!
都在卯著勁,想看方玉蓮的笑話。
她們想,王家的大兒子娶媳婦,應當是好事一樁,可偏偏這麼藏著掖著,必然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。
所以,言語之中,頗想讓方月蓮把那個新媳婦帶出來,讓她們瞧一眼,看個究竟。
好一句兒媳婦,方月蓮心說她可生不出來王昌平這麼大的兒子。
方月蓮冷冷一笑,打了個太極,道:「你們有所不知啊,我家那兒媳婦是個鄉下人的出身,今天做壽,人多場面大的,她不知道躲哪去了,哪裡好意思出來見人」
婦人們一聽,這可稀奇了。
這王四海在省城也算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了,他的大兒子竟然娶了個村姑,也倒不是瞧不起鄉下人,就覺得並不匹配的。
怪不得,王家人把這個小媳婦,藏著掖著的,沒人見過廬山真面目。
圓臉盤的和燙頭髮的,互相看了一眼,她們都道:「什麼鄉下人不鄉下人,咱們往上數三輩不也是種地的,帶出來多見見世面就好了!
你把人藏著掖著做什麼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