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7章 心上人
柳玉和王昌平是乘興而去,敗興而歸。
本來想著,王四海能同意讓柳玉去到家裡,多半是老東西想開了,沒想到安排著這麼一出大戲。
他非但嫌窮愛富的,介意柳玉的出身,甚至還搞了個方芸來添堵,王昌平氣的是臉色鐵發青。
柳玉臉色也不好看,因為沒想到自己能受這樣的待遇。
柳葉正蹲在小爐子邊上,烤一串羊肉,看到她姐姐回來了,臉色不是很好看的樣子,於是便上前詢問:「姐,出了啥事兒?」
柳玉將在王家的遭遇與柳葉說了一通。
柳葉氣得連羊肉串都沒心思烤了:「這老爺子夠勢利眼的呀」
他說這話時,還特地的看了一眼王昌平的臉色,而王昌平罵他爹罵的更狠,直到這個時候,柳玉姐弟才知道王家的過往。
原來啊,那方月蓮,是在王昌平他媽生出病床上的時候,搭上的王四海,並且確是個小保姆。
王昌平咬牙切齒的再次強調了這一點。
他又對方月蓮的性格做了評價:「你別看她笑眯眯的,其實心眼比誰都多,整個一笑面虎!
一不留神就中了她的招」
柳玉難怪覺得方月蓮對她好是好,熱情是熱情,可總覺得不對勁,總結了前因後果來看,還真是笑裡藏刀。
她嘆了一口氣:「那咱們領證怎麼辦?」
王昌平想了想:「我當年去鄉下插隊,一是如了方月蓮的願,二就是我的戶口是在我外祖家那邊的,戶口並不歸王家管。
咱們明天就去,我倒要看看他王四海,一個退休的老頭子還真能隻手遮天嗎?」
他第二日一早拉著柳玉就出去了。
柳玉身上有證明,王昌平有戶口,可辦事的愣是沒給他們辦——他們都知道王昌平是王四海的大兒子,這王家大兒子往家裡領一個村姑,鬼迷了心竅,要死要活的鬧結婚,他們可不敢幫王家結了這一門親事。
柳玉和王昌平隻好學黃花魚,拿手遮著臉,貼著牆根溜回來。
而王四海卻是很開心,他在家裡還沒吃早點,就有人來跟他說,他的大兒子和村姑興沖沖的來領證,卻都被勸了回去。
王四海聽過之後,身心都愉悅,沏上一杯釅釅的濃茶,美滋滋的喝起來,喝完後,甩著兩條腿,出門去溜達了。
方月蓮也很高興,因為讓她屢屢受氣的王昌平終於被制住了!
她大清早的梳頭油,抹面霜,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高興的領著一雙兒女上幼兒園。
這樣一來,王家的四合院中就隻剩下了一個方芸。
四合院屋子多,人卻少,方芸每次來小住都能單獨站一間。
她此刻坐在梳妝台前,手上捏著一封信紙,那是她的心上人給她寄來的。
這樣說也不合適,沒有親爹和繼母的同意,大姑娘方芸哪能去尋找心上人?要說這緣分就是如此的妙,方芸一個被家裡面盼著傍城裡人的漂亮姑娘,他的心上人不過是個下礦的黑煤工。
事情還得從前幾個月說起。
這方家所在的小鎮,十幾裡開外有一個煤礦場,十裡八鄉的男勞力們,要不在田裡賣苦力掙工分,要不就下礦井兩眼一摸黑的熬工資。
先說這挖煤,磨豆腐,熬糖,合稱三苦,幹下來把人累吐血了。
尤其是這挖煤下礦,這山肚子裡黑水橫流,擡眼低頭全是石頭,要是頭頂的大石頭砸下來,沒準就得把命給丟礦井裡。
這日,方芸受了繼母的囑咐,帶著小弟弟去十多裡開外的姥爺家,途經礦場,正好碰見個餓的兩眼發黑的小礦工。
那小礦工,獨身一個人,家裡隻有個瞎了眼的老娘。
裡裡外外全靠他操持,沒人管他,他還得照管老娘。
這礦場裡一旦遇到事故,比如說塌方啊,故障啊,那全礦場的人就得不分黑白晝夜的趕工,或是救人。
這不,頭天礦底下埋了兩個人,小礦工忙活了一天一宿,才拖著腳步往家走,想著去給老娘做飯,可這半道上,兩眼就犯了黑暈,自己先餓倒了。
也虧給他,讓外出的方芸看見了。
方芸一個小姑娘,心眼好,知道這人是給餓暈了,就把姥爺帶的一紙包酥皮點心,餵給了那小礦工,對方三口兩口地吃完,眼也不花了,身上也有力氣了,人也緩過來了。
你問問我,我問問你,這一來二去的,就認識了。
小礦工呢,雖說全身黑不溜秋的,可那都是在礦下讓煤灰給染的,臉一洗,也是個精神的小夥子!
方芸呢,青春年少一枝花,更是個心眼好的姑娘。
兩個人,你來我往,互生了好感,看對了眼。
可惜啊,這方家是一心期盼女兒能攀龍附鳳,帶著全家雞犬升天,說都不用說,尋常家庭,靠下礦掙工資的小礦工絕對不在方家女婿的入選之列。
方芸也知道方家不能瞧上小礦工,所以啊,一直把事情瞞著,不讓家裡人知道有這麼個小礦工是她的心上人。
直那天,方月蓮指名道姓的要把她帶到城裡,又被家裡人左磨右泡的,她無可奈何的跟著方月蓮來了省城,跟小礦工也就沒了見面。
而那小礦工越挫越勇,並不願意就此放棄,於今日寄來了一封親筆信!
正好此時無人,方芸撕開信封,取出信紙,仔細讀起來,而小礦工在信上說的很簡單,聊聊幾行字上書——他來省城了。
方芸讀完之後既歡喜又憂慮,歡喜的是小礦工對她一片真情,憂慮的是方家要是知道女兒喜歡上了一個小礦工,那必然是不能夠同意的。
她姑姑,方月蓮要是知道啊,那就更不得了。
方月蓮對方芸這麼好,對方家這麼好,完全是為了把方芸拉來當幫手,在王家這灘渾水當中,摸到最大的魚!
幫手都跟人跑了,那她還怎麼摸魚,不得把思春的方芸大卸八塊?方芸捧著信紙,滿眼憂慮的望向窗外:「你來了也沒用,何苦呢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