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9章 下落
王昌平從汽車站出來後就慢騰騰的往家走。
他是十七歲就下鄉當了知青,如今二十歲,不多不少在寶河村待了三年。
這次回家,不是心甘情願地接受了那一家子人,而是王昌平為了向父親表明柳玉的身份。
王昌平如今和柳玉乃是對象的關係,那麼他就應該對柳玉負責——讓家裡人知道她的身份,把她介紹進家裡,也是其中一部分。
想著王昌平的腳步快了幾分,家裡的大院被打掃的一塵不染,他剛一進門就被方月蓮迎在了門口。
「哎呀,幾年不見咱家的大兒子都長得這樣高,這樣精神了」
方月蓮一口一個兒子叫的親切,作為繼母對待王昌平這是個別的女人生的孩子,卻是很熱情。
王昌平對待繼母卻沒有這麼興緻高昂,一張臉平平淡淡,隻是站在原地任對方繞著他左看右看。
對於繼子的冷淡,方月蓮卻並沒有放在心上,反而更加熱情了,站在院裡,她高聲招呼起來:「老王!
兒子回來了!
你快出來」
王四海捧著一份報紙,聽到聲響,連忙將報紙放下,趕出來迎接兒子。
他是有許多年沒有瞧過大兒子了,這乍一看,覺得大兒子黑了,長相倒比前幾年出落得更加端正體面。
濃秀的眉毛,一雙黑眼睛嵌在微凹的眼眶裡,嘴唇薄薄的帶著稜角。
體面的長相像極了王四海娶的那個女學生。
父子一對視,王四海就忍不住落淚,一半是因為想起亡妻,一般是因為孩子歸家。
兩樣情緒交加,他縱橫著老淚,感慨到:「兒子啊,你可算回來了,幾年一別,倒是成人了」
相比父親,王昌平心中倒沒有太多的感悟,臉上依舊是平淡的神色,對著父親一點頭,進了屋子裡。
屋子當中,繼母所生的弟弟和妹妹正在看著他,兩雙眼睛都是帶著點無知和茫然。
王昌平走的時候,他們還在太年幼,對這個異母同父的大哥哥幾乎沒了印象。
妹妹比最小的弟弟好一些,見了王昌平,怯生生的叫了哥哥,不過眼神中還是有些害怕。
王昌平沒說什麼,隻伸出手在妹妹頭頂上摸了摸。
方月蓮見狀,趕忙上去把女兒拉到自己身後,不讓兄妹倆人接觸,一邊對著王昌平微笑道:「兒子,你回來的正好,飯熟了,我去端出來!
今兒你們爺倆就好好的敘敘」
王昌平瞥母女二人一眼,最小的妹妹躲在母親身後,看他的眼神之中多了幾分好奇。
飯菜是提前做好的,都是王四海愛吃的,方月蓮一樣一樣的端上來,分別給父子兩人盛了飯。
然後一手抱著兒子,一手拉著女兒,站在門口笑盈盈的道:「老王,兒子嚷嚷著要吃水果糖,又哭又鬧的,我領著他們出去,你們爺倆慢慢吃」
王四海端著碗開始低眉訓斥起小兒子:「好端端的飯不吃,吃啥水果糖,那玩意吃多了上火,熱的很」
方月蓮很好脾氣的勸解:「小孩嘛,少不得要吃糖!
我讓他少吃點就是」
王四海甩了甩手裡面的筷子:「去吧去吧」
於是母子三人歡欣鼓舞的出去了。
隨即王四海將目光轉到大兒子身上:「兒子,一路坐車回城,餓了吧,多吃點」
王昌平很漠然的點點頭,沒有過多的話。
桌上的菜都放了辣椒,是王四海很愛吃的,而王昌平從小到大一貫是口味清淡,面對著一桌子辣椒,他吃不下去。
這一切彷彿是無形中的排斥,王昌平的身份是這個家的長子,在這一家四口面前,卻更像是個外人。
王四海卻覺得大兒子態度太過冷淡,於是很無奈地搖搖頭:「這好容易回家一次,咋連話都不願意跟我多講,你還拿我當爹嗎?」
王昌平這時候才淡然的看了父親一眼:「你知道我在鄉下找了對象吧」
他自然是把王四海看做父親的,否則也不會把柳玉的事情附在信中一塊送來。
王四海搓著手,猶猶豫豫起來:「信我看了,就是那鄉下的姑娘怕是不大好……」
「柳玉有什麼不好的?」
聽到這話,王昌平立刻放下了筷子,盯著自己的父親,想要聽聽父親的理由。
偷偷的瞍了兒子一眼,王四海繼續把話說下去:「你好歹也是個城裡人,你死去的媽和你爹我也算有頭有臉,找個鄉下姑娘當兒媳,讓左鄰右舍知道了,指不定在背後怎麼取笑咱們老王家呢」
就因為這個?當著他爹的面,王昌平差點沒翻出個白眼來,什麼時候王四海也跟著別人學會瞧不起鄉下人了!
他的對象柳玉是鄉下姑娘不假,可那份氣度,那份做派,又有幾個城裡姑娘比得上呢?更何況王昌平是真心喜歡柳玉,哪裡會計較柳玉的鄉下戶口。
王昌平重新撿起筷子,冷冷的說道:「你當年不也是鄉下來的小子嗎」
「你小子……」
王四海被嗆得半句話說不出來,因為大兒子說的沒有錯,當年的他也是泥腿子出身,後面娶了小地主家的小姐,才算是徹底擺脫鄉下小子身份。
可正是因為出生於泥腿子,王四海深知其苦,所以就少不得要多勸兒子幾句:「你小子怎麼跟你爹講話的?我不是瞧不起鄉下人,就是覺得咱家條件不差,找個城裡姑娘更門當戶對」
王昌平對著父親冷笑起來:「你娶了那個姓方的小保姆,就是門當戶對了?」
他冷眼看著自己父親,看王四海臉上的表情由驚愕,一點點的轉化為愧疚無奈:「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,你還記得」
王昌平站起身來:「我回房間了」
怎麼會忘呢?他媽病重在床,王四海卻和小保姆好上了。